萨苏表示,刚中建交60年来,两国人民始终团结友好,秉持对和平、公正和繁荣的共同追求,推动刚中全面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快速发展。
四、坚持以学促干,不折不扣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坚持学思用贯通、知信行统一,匡正干的导向,增强干的动力,形成干的合力,迎难而上、敢于斗争,鼓足干事创业的精气神,形成狠抓落实的好局面,汇聚起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的强大力量。要把树立和践行正确政绩观作为党性分析重要内容,用好地方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政绩观偏差主要问题清单,组织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从宗旨意识、工作作风、纪律规矩等方面深入查摆剖析。
指导地方和部门完善考核评价办法,纠治考核指标过分细化碎片化、机械僵化等做法。抓实党员、干部经常性学习教育,突出抓好青年党员理论学习,落实三会一课、主题党日等制度,运用学习强国、共产党员网等平台,采取课堂讲授、政策解读、案例教学、现场体验等方式,推动党的创新理论学习走深走实走心。主动查找表现在基层、根子在上面的问题,统筹协调、上下联动、合力解决。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推行街乡吹哨、部门报到、民呼我为、接诉即办等做法,及时回应人民群众合理诉求,切实把好事办好、实事办实、难事办妥。坚持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坚守初心使命,厚植为民情怀,始终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自觉把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贯穿到各项工作之中,扎实推进共同富裕,让现代化建设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
突出关键少数政治训练,实施一把手政治能力提升计划,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现场办公下基层,紧盯发展所需、企业所盼、群众所忧,组织领导干部深入基层、走进群众,现场研究、现场协调,推动把问题解决在一线、矛盾化解在一线、工作落实在一线。坚持走中国人权发展道路,积极参与全球人权治理,推动人权事业全面发展。
(2022年12月19日《谱写新时代中国宪法实践新篇章纪念现行宪法公布施行40周年》)十九要积极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健全人民当家作主制度体系,实现人民意志,保障人民权益,充分激发全体人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2023年3月13日在第十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的讲话)二十第二个结合让我们掌握了思想和文化主动,并有力地作用于道路、理论和制度。一是必须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支持和保证人民通过人民代表大会行使国家权力,保证各级人大都由民主选举产生、对人民负责、受人民监督。
四是必须坚持民主集中制。三是必须坚持全面依法治国。
在政治制度上,看到别的国家有而我们没有就简单认为有欠缺,要搬过来;或者,看到我们有而别的国家没有就简单认为是多余的,要去除掉。中国这样一个有5000多年文明史、几亿人口的国家建立起人民当家作主的新型政治制度,在中国政治发展史乃至世界政治发展史上都是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核心是坚持党的领导。坚持人民通过人民代表大会统一行使国家权力,各级人民代表大会由民主选举产生,对人民负责,受人民监督;各级国家行政机关、监察机关、审判机关、检察机关都由人民代表大会产生,对人大负责,受人大监督;实行决策权、执行权、监督权既合理分工又相互协调,保证国家机关依照法定权限和程序行使职权、履行职责;坚持在党中央统一领导下,充分发挥地方主动性和积极性,保证国家统一高效组织推进各项事业。
我们要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巩固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促进各民族和睦相处、和衷共济、和谐发展,切实防止出现民族隔阂、民族冲突的现象。新华社记者 鞠鹏/摄八无论是党委换届还是人大、政府、政协换届,都要体现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国体,要保证基本群众代表比例,党政干部、企业负责人不要挤占应该给基本群众的名额,不得搞偷天换日、移花接木的欺骗手段。二是必须坚持用制度体系保障人民当家作主。支持和保证人大及其常委会依法行使立法权、监督权、决定权、任免权,健全人大对行政机关、监察机关、审判机关、检察机关监督制度,维护国家法治统一、尊严、权威。
我国实行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国体,实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政体,实行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等基本政治制度,巩固和发展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形成了全面、广泛、有机衔接的人民当家作主制度体系,构建了多样、畅通、有序的民主渠道。更重要的是,第二个结合是又一次的思想解放,让我们能够在更广阔的文化空间中,充分运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宝贵资源,探索面向未来的理论和制度创新。
这一基本定位,什么时候都不能含糊、不能淡化。我们讲依宪治国、依宪执政,同西方所谓宪政有着本质区别,不能把二者混为一谈。
我们要坚持和完善民主集中制的制度和原则,促使各类国家机关提高能力和效率、增进协调和配合,形成治国理政的强大合力,切实防止出现相互掣肘、内耗严重的现象。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坚持国家一切权力属于人民,最大限度保障人民当家作主,把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起来,有效保证国家治理跳出治乱兴衰的历史周期率。我们要坚持和完善基层群众自治制度,发展基层民主,保障人民依法直接行使民主权利,切实防止出现人民形式上有权、实际上无权的现象。(2014年9月5日在庆祝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成立6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七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关键是要增加和扩大我们的优势和特点,而不是要削弱和缩小我们的优势和特点。(2014年9月5日在庆祝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成立6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六评价一个国家政治制度是不是民主的、有效的,主要看国家领导层能否依法有序更替,全体人民能否依法管理国家事务和社会事务、管理经济和文化事业,人民群众能否畅通表达利益要求,社会各方面能否有效参与国家政治生活,国家决策能否实现科学化、民主化,各方面人才能否通过公平竞争进入国家领导和管理体系,执政党能否依照宪法法律规定实现对国家事务的领导,权力运用能否得到有效制约和监督。坚持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保证党的理论、路线、方针政策和决策部署在国家工作中得到全面贯彻和有效执行,支持和保证国家政权机关依照宪法法律积极主动、独立负责、协调一致开展工作。
政治制度是用来调节政治关系、建立政治秩序、推动国家发展、维护国家稳定的,不可能脱离特定社会政治条件来抽象评判,不可能千篇一律、归于一尊。要加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对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研究宣传工作,讲清楚我国政治制度的特点和优势,讲好中国民主故事。
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保障人民当家作主※习近平一我们要坚持国家一切权力属于人民的宪法理念,最广泛地动员和组织人民依照宪法和法律规定,通过各级人民代表大会行使国家权力,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国家和社会事务、管理经济和文化事业,共同建设,共同享有,共同发展,成为国家、社会和自己命运的主人。这是习近平进行宪法宣誓。
我们国家的名称,我们各级国家机关的名称,都冠以人民的称号,这是我们对中国社会主义政权的基本定位。(2021年10月13日在中央人大工作会议上的讲话)2023年12月14日至15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广西考察。
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出席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2014年9月5日在庆祝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成立6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四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之所以具有强大生命力和显著优越性,关键在于它深深植根于人民之中。(2023年6月2日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的讲话)※这是习近平总书记2012年12月至2023年6月期间有关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保障人民当家作主重要论述的节录。要把民主选举、民主协商、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各个环节贯通起来,不断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更好保证人民当家作主。
加强人大代表工作能力建设,密切人大代表同人民群众的联系。要坚持从国情出发、从实际出发,既要把握长期形成的历史传承,又要把握走过的发展道路、积累的政治经验、形成的政治原则,还要把握现实要求、着眼解决现实问题,不能割断历史,不能想象突然就搬来一座政治制度上的飞来峰。
(2021年10月13日在中央人大工作会议上的讲话)十五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实现我国全过程人民民主的重要制度载体。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国家一切权力属于人民,支持和保证人民通过人民代表大会行使国家权力,健全民主制度,丰富民主形式,拓宽民主渠道,保证人民平等参与、平等发展权利,发展更加广泛、更加充分、更加健全的全过程人民民主。
可以借鉴人类政治文明的有益成果,但绝不照搬西方政治制度模式。健全吸纳民意、汇集民智工作机制,建设好基层立法联系点。
(2021年10月13日在中央人大工作会议上的讲话)2024年2月1日至2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来到天津,看望慰问基层干部群众。我国全过程人民民主不仅有完整的制度程序,而且有完整的参与实践。各级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不论做何种工作,说到底都是为人民服务。在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国家,一切权力属于人民,决不能依据地位、财富、关系分配政治权力!(2017年1月6日在十八届中央纪委七次全会上的讲话)九我们走的是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人民民主是一种全过程的民主,所有的重大立法决策都是依照程序、经过民主酝酿,通过科学决策、民主决策产生的。
新华社记者 王晔/摄三在中国实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中国人民在人类政治制度史上的伟大创造,是深刻总结近代以后中国政治生活惨痛教训得出的基本结论,是中国社会100多年激越变革、激荡发展的历史结果,是中国人民翻身作主、掌握自己命运的必然选择。这两种观点都是简单化的、片面的,因而都是不正确的。
坚持和完善我国根本政治制度、基本政治制度、重要政治制度,拓展民主渠道,丰富民主形式,确保人民依法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和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2022年10月16日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十八要坚定政治制度自信,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坚持宪法确定的中国共产党领导地位不动摇,坚持宪法确定的人民民主专政的国体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政体不动摇,决不照抄照搬别国模式和做法。
(2021年11月5日在参加北京市区人大代表换届选举投票时的讲话)十七加强人民当家作主制度保障。这是14日上午,习近平在南宁市良庆区蟠龙社区党群服务中心考察。